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回复: 0

《天道》第二集:对饮论道之解放思想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1-5 14: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一章,我们知道了那一个油盐不进的圆,到底是个怎样的圆。小到个人,大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都被圈在里面。这个圆里,既有老祖宗留下的家底,也有附着在上面的糟粕。
因此,这个圆,于当代已经面临迫切需要与时俱进。我们讲,每个时代,必有极少数的清醒者,他们看到了,认识到了,但绝大多数人是看不清的、是随波逐流的。我们需要破局!问题是,怎么破?
韩楚风说:“所以说要转变观念”。此即1978年,我们国家提出的“解放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红旗》杂志改成《求是》杂志,是解放思想的具体落实,具有历史性进步。
但,真正一到转变观念,跟着就会反映出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哪些问题?
先谈谈历史背景:当年,十年文革内乱刚结束,国家积贫积弱;不久,跟着的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代表着社会主义最大阵营的苏联宣告失败。而我们改革开放刚开始,一打开国门,看到外面的西方世界,什么都是好的。
于底层民众,崇洋媚外是当年的普遍现象,比如,当年,马未都曾用150元买下如今价值几千万的明朝红木古董家具,卖祖传家具的理由是要换成了新沙发,新电视。
于知识分子,很多人直接对西方世界匍匐跪下,他们的骨子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于西方,甚至提出照搬美国体制。据此,当年最大的问题,其一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政治基石要不要转变?其二要转变传统政治思想还是传统观念?哪些观念可以保留哪些必须得转变?
所以,丁元英说:「是转变政治文化观念还是传统文化观念?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是不是一个炉子里的两个烧饼?如果我们的文化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那就不用转变观念了,中国人坐庄家,让别人跟我们接轨好了。”总之,我们得辩证地看,仔细筛出哪些是糟粕。就像“美女是魔”的分析里,要知道的是美女到底应如何定义,既不能以点概面,全盘否定;也不能以面概点,眉毛胡子一把抓。
据此,“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是不是一个炉子里的两个烧饼?”丁元英说的这个问题就很明确了,亦即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就是一个炉子里的两个烧饼,我们需要仔细甄别,有选择地剔除、继承。
因此,在五台山时,丁元英说:“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丁元英接着说:“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
所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丁元英既看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糟粕还顽固不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他也肯定了我们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事实求是”的大政基石。而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国家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事实求是,于今天,变成了强势文化的代表。将来“我们自己坐庄,让别人跟我们接轨”成为了可能。
豆豆在2012年出版的《天幕红尘》借叶子农之口说道:“我有种预感,中国要一直按实事求是的路子走下去,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将会越来越呈现优势,中国让一些国家刮目、不适应,可能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该书于2012年出版,但是有这种思想、有这种推理判断,肯定比出书时间早N年。
由此,我们知道,当年的清醒者是如何的高瞻远瞩、制度自信。
回到本剧《天道》,丁元英接着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根到底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是客观规律?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于国家,丁元英坚持站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导的大政方针。叶子农也是誓死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决捍卫中国人民选择的大政基石。缠师在他的相关文章里也有明确提出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年公知遍地的背景下,由此共识,可见这绝不是一种巧合。
于个人,丁元英认为,在过去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下,那许多“神圣”词是实用的。许多代表弱势文化观念的“词”随着时过境迁,社会发展由“家天下”演化到了“民天下”,由计划经济来到复杂多变、竞争残酷的市场经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主旋律中。
必须得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去除代表着旧思想、旧观念的传统文化糟粕;不能一昧地抱着一个词、一句格言、一个观念或一本经书读到死。
必须要有自己的“主”。什么意思?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同时,不断地了解事物背后的真理真相,不断地加强客观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那么,如何破除儒家“以一贯百”的学术思想?如何破除大一统文化思想下造成真理真相认识数据的失真之难题?进而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天幕红尘》中,叶子农说:判断一种文化的利弊,如果不是以认识事物真相和接近事物规律的法理论,而是以东方与西方的方位论,以黄土与海洋的颜色论,以传统与现代的时间论……
这就唯了,要么东方西方,要么黄色蓝色,要么唯心唯物,要么儒家法家,很多的,这个思维半径已经不足以有效判断事物了。
讲唯本身就错,说唯已经有了一堆,再弄个唯心与唯物的统一就更错,那不叫统一,叫搅拌,就更一锅粥了。
人陷在这个境里面出不来,很多事物就无解,不是所有的判断都适用非此即彼的。
如果不以方位、地域、新旧为判断,而是以认识事物真相和接近事物规律的有效为判断,你就不在意它古今中外。
综上,我们看到丁元英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亦即有甄别的有判断的意见。我们更看到其鲜明的政治立场。既然丁元英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那与此相对的意识形态——民主,丁元英如何看待?
下一章,我们看看丁元英如何讲民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19 13:25 , Processed in 0.1868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