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回复: 0

无为,是无为而无不为。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12 08: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祖整个哲学体系是从无为观出发,到宇宙论,再到人生论,最后延伸至政治论。
道祖在书中写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事之基。
无是宇宙的本源、人生的立足点,又是统治者的治国之道。
在此,无为万物之源,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
无为,是无为而无不为。
道祖的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而不妄为之意。
即:人世间只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妄为,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无为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无为的必然结果。
道祖的无中涵盖着无限的有,包藏着无限潜在的生机。
无为是不争、不有、不恃,其中隐含着人生中对真、善、美的无穷追求,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超凡的能力,高尚的人格,才能有条件、有资格去以不争、不有、不恃的方式去处世。
否则,只能是一无所有,无所可恃,无所可争。
试想一个穷困潦倒,每日为衣食住行而奔波的人如何消遥?
一个头脑空空、知识贫乏之人如何走进消遥的通天塔?
无正是因为有,只能有了才能无。
无为是顺其自然的无为世间万物都应遵循其自身的道,不必加入外界扭曲,因为事物本身就具有可能性和潜在性,顺其自然即是无为,而无为是对自然存在的无为,掌握自然存在的规律。
顺其自然,不强其难,就可大有作为。
正如道祖所说: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了解常道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全,无不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
顺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免于殆。
由此可见,道祖的无为思想是要求咱们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
道祖的无为思想,从世界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无遵循着道出发,揭示了无与道、道与无为的关系。
无为是以虚为本的无为道祖说: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而又曰:
致虚极,守静笃。
再曰: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之间虽然是空虚状态,但它的作用却是不穷尽的,运动一开始,万事就从虚空之处涌现而出。
可见虚不是虚无,而是虚怀若谷。
虚、静的无为蕴藏着大智大勇。
通观道德经,从无为出发到达无不为的境界,给咱们阐述了一个人生修养的最高层次。
道祖的自然无为思想,顺其自然是其出发点,要求咱们要遵循事物发展中所蕴含的道,要求有道、守道、符合道,这样才能达到无不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要求咱们求真,掌握真而达到真。
道祖的无为是不妄为,是善待别人。
是像水的美德那样灌溉滋润事物而不与万物争利。
是对于善者,应善待之。
对不善者,亦应善待之。
对诚实之人,应信任之。
不诚实之人,亦应信任之。
故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道祖以道说人生,道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有功、不自以为主。
正是因为它不自以为伟大才伟大,不自以为有功才有功,人生若能如此,才真正达到了大道的境界。
故曰:信言不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祖在这章中告诫从前要信实而不华美,善为而不巧辩,知识渊博而不自诩博学,不私自积藏而尽力助人,贡献于他人而充实、完善自己,有所作为而不争不恃。
从道德经中,我们还可看出,当一个人达到虚怀若谷的心境时,其人生修养可谓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道祖用谷比喻虚,不仅用来喻指天地万物,而且用来比喻人的睿智。
故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逞己见反而不得自明,自以为是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反不见其功,自我矜持反不得长久。
由此可见,忍让、谦退而不恃、不有、不争,这是谦虚容物,是虚怀若谷,是外柔内刚。
只有有着深刻内涵、充分自信的人才能藏而不露,才能以柔弱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大智若愚。万事万物,相辅相成,物极必反,把这一规律引申到人生,道祖告诫咱们要以谨慎的态度对待人生、处世待人。
咱们常常把道祖无为而不无为和欲擒先纵等视为权术之道。然而,如能把这些思想用于思考人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世间万物不可能达到某种完美的境界,因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这就意味着,在明当中包含着暗,在进当中隐藏着退,在平坦的道路上意味着险阻。
矛盾是在所有事物中普遍存在的。
明乎此,就可以使人不被表面的现象和片面的感觉所误导,对事物的转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这样面对人生、看待事物,就会使我们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以平和的态度看待一切。
总之,道祖的思想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生态平衡、享乐主义等思潮面前,道祖在告诫咱们正确地看社会、看人生、看宇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20 07:10 , Processed in 0.1793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