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回复: 0

《道德经》到底讲了什么?老子有大家传的那么神乎其神吗 ...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25 19: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被称为东方智慧的本源,也是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总根源,它不是单纯的论证、讲大道理,而是代表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它所揭露的本质,蕴含的“天机”,任意一条都足够我们用一生去领悟。


​人到中年,历经沧桑,便会发现:趟过半生坎坷路所悟出的人生智慧,早就写在了《道德经》中。
实际上《道德经》并非全部由老子撰写,其中相当比例的内容是上古君主培养接班人的教材。此内容被称为:“金人铭”,刻于太庙之内。何为《金人铭》?周朝以前上古时期,黄帝的一种“座右铭”,警醒世人的处事哲学。
《金人铭》与《老子》原文对比:

《金人铭》:“无多言,多言多败。”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金人铭》:“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老子》:“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金人铭》:“执雌持下,人莫逾之。”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

《金人铭》:“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金人铭》:“天道无亲,而能下人。”
《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罗大伦博士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不要神化老子,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神化一个人,这个人出了名,有了成就以后,我们就开始神化了。比如他出生的头一天晚上,什么金光照耀他们家的房子,他妈妈梦到了一个云彩怎么来到他们家等等,这种故事太多了,历代文献翻开多如牛毛。
老子的传说也很多,说老子的妈妈怀孕很久好多年都不生,一生下来是个老头,不是婴儿,长着白胡子,所以生下来管他叫老子。这就不能这么说了,老子的“子”只是对尊敬的人的称谓,我们管老聃叫老子。各种说法都有,但是我们不能神化这个人。
也有人说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开山之作,现代人如果想深度了解《道德经》,就离不开这两个字“哲学”,那什么是哲学呢?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个哲学问题。
其实“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方(希腊文),它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一个学问,主要是探寻宇宙和万物的本源和普遍的法则,探讨人和世界的关系,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处事,这一点与《道德经》不谋而合,讨论和研究的方向有很多相似之处。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典型的哲学著作,它的篇幅很小,只有5000多言,分为81章,他的思想涵盖了哲学、伦理、政治和兵法等诸多领域。


​翻开我手中的这本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根源,但它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道德经》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是自然的教育,进一步说是自然对人类的教育,因为人的一切所有均源于自然,自然是怎么教育人的?
空气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的!山川、大地、森林、河流都是免费的!这是自然在教育人类,什么是大公无私的公道!
而地震、洪水、海啸、病毒同样是自然在教育人,这是在告诉人类在自然的公道里,个体过度的私心私欲自然只能用灾难来教育你,在现象里体现的方式就是天灾人祸与人体的并争,如果你按字面的意思去理解道德经,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道德经在说什么,因为真正的道德经都蕴藏在自然现象的隐性里。
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非常道?自然道,即是非常道。什么是常道,一切事物现象的隐性聚合体即使常道,你知道了吗?
如果你不知道,就只能等着自然去教育你,当自然向教育谁的时候,即便他富可敌国,也可以瞬间让他一无所有!


​而且他还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是在探讨万物的起源。老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就是道法自然,主要是说这个道遵循天地万物的活动的方式和法则。
古人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遵循自然节度的生活,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这个度,就会造成破坏,造成生态的失衡。
老子思想中还充满着这个辩证思维,比如他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那么老子重视这种对立的转化,就是希望人们把握相互转化的这么一个深刻的含义。
还有一点,老子他特别赞美水的力量,老子说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你至刚至强的东西也不能改变水,不能战胜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思想,他认为柔韧是有力量的,这其实是以柔克刚,是以弱胜强,说的太好了。
《道德经》主要讲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包括做人的道理等等,都可以在从中学到。道德经由春秋时期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所著。贯穿全书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辩证,想要人们用辩证的思维去想事情思考问题,培养独立的精神。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它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道德经》是老子所作,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2500年前那个上古时期,文字和哲学的存量极为匮乏,不像现在的我们。因此他必须首先定义自己的话语。他说:道, 基本概念是一条路,引申出来就是事物延伸出去的轨迹,再推衍便是“规律”,或者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21 02:42 , Processed in 0.9064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