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回复: 0

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第四十章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7 18: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字很少,但很重要,它清楚讲述了修道的逻辑。要理清修道的思路,必须要看懂这一章。
道常无为,道一直是清净无为的。有些做法虽然是动的,但也是符合道的,就是反(返),返本归元,返身证道,就符合道。
这里就解释了如何修道:返本归元,返身证道。
道对万物的影响通常是轻柔而微弱的。
这里就解释了如何返身证道,就是学道一样,从轻、从柔、入微、入弱。
在”道德经“第十章,讲了修道的进阶过程: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天门开阖,明白四达。这个修道的过程就是要从轻、从柔、入微、入弱。最后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
道之下只有两种状态:有和无,非有即无,非无即有。天下万物有形有像,当然是属于”有“。
但最元始的第一个”有“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无“而来。
现在我们就来理清修道的逻辑:道分有和无,我们属于”有“,要想悟道,就要先悟”无“,领悟有无相生的道理,就可以证道。有生于无,想要领悟“无”,就要返本归元。归根曰静,想要返本归元,就要致虚极、守静笃。想要致虚极、守静笃,就要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天门开阖、明白四达。其进阶过程要做到从轻、从柔、入微、入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19 12:43 , Processed in 0.5566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