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0

歪解《道德经》(54)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12 09: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②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③,用兵则贵右④——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⑤,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⑥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⑦。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⑧;战胜,以丧礼处之⑨。
注释
①兵者:军械;战争。
②物:人们;万物。
③君子居则贵左:非战争时期、正常情况下,以左为上;贵左:尚左;左:阳。
④用兵则贵右:军中、非正常情况下,以右为上;右:阴。
⑤胜而不美: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不要洋洋自得;指三十章勿矜、勿伐、勿骄。
⑥得志:达到可持续生存的愿望。
⑦以丧礼处之:把丧礼当成军中的礼仪和规制。
⑧悲哀莅之:用悲哀的心情去参与战争;用哀痛的心态上战场。
⑨战胜以丧礼处之:用丧礼的规则和心态来对待自己取得的战争胜利。
翻译
军械和战争是凶恶的事物,人类和万物都应该憎恶它,所以,拥有优秀文化战略的政权、领袖和领导集团不会把基本国策定在武力威慑和暴力掠夺上。常态下,人们以左边为尊贵,战争时期和军中,却是以右边为尊贵,(这是因为)战争和军事是凶狠的物事和无奈的选择,实在不能采取其它选项的时候才使用它。
“圣人”提倡沉静和旷达,取得战争的预期目标却不把它当成值得炫耀的事情,凡是炫耀侵伐之功和武力的政权和领袖,都可以认定为喜欢杀人;凡是以杀人为乐、(以暴力为贵)的国家、政权、领袖,全都可以认定它们和他们不可能实现在人世间持续生存的目的。
(所以说,中华文明)崇尚遇到吉庆的事情把左边当成尊贵的一边,遇到丧事则把右边当成尊贵的一边;(在军中则是)偏将军排列在左边,大将军排列在右边,这是把丧礼的规制当成了军队的礼仪和规制。战争是大规模杀人的社会活动,用悲痛和哀悯的心态抵达战场,取得战争的胜利,用丧礼的规制和心情,来对待战争和战争胜利这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解59
本章文意显白,却接连出现了两个“不祥之器”,加上一个“有道者不处”和一个“非君子之器”,似乎告诉人们老子对军械、军事和军事战略深痛恶绝,但这绝对不说明老子反战。“不祥之器”不是可以抛弃和舍弃“之器”,“有道者不处”也不是可以须臾离开,关键是如何看待如何使用手里的“不祥之器”。《管子·重令》:“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然而与危亡为邻矣。”这是说,以武力和暴行来诠释手里的“不祥之器”,往往以使人“不详”始,以自己“不详”终,那才真的是完全彻底的“不祥之器”;如果“不祥之器”是为了消灭来自内外的“不详”,这样的“不祥之器”,老子应该是十分喜欢和拥戴的——第五十七章,老子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话,把这句话理解成“老子优秀文化战略之下的政治战略和军事战略两手,一手软一手硬”,应该不是什么巨大的谬误。
这里不用“圣人”而改用“有道者”和“君子”,是因为一个政权的领导核心总是包括君和臣在内的两部分组成,君强臣弱,则君是战略主导者,君弱臣强,则臣成了战略主导者,但这都不妨碍他们推行可以使国家和民族永续生存的优秀文化战略。当然,这是在君和臣以道为共识的前提下。
《道经》6逻辑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20 06:37 , Processed in 0.9505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