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回复: 0

论孔子的人生境界提升(修道)过程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2-9 18: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璞真山人注:孔子十五岁就立下了此生要修养自己,要提升自己人生境界(修道)的一个伟大志向,三十岁时找到了自己真正所需要、认可认定的道学体系(修道原理与核心方法),四十岁的时候从道理层面明白了这个道学的根本原理与方法是怎么回事,按阳明先生弟子王龙溪的说法,这个阶段成就叫作“解悟”。孔子到了五十岁时,他的境界按王龙溪的概念来说,叫作“证悟”。孔子到了六十岁时能够在动中证悟,证悟的境界是可以放下内心的评判,可以摆脱内在需要他人认可的需要,面对他人的评判也可以做到不动心,这个叫“耳顺”,算是按王龙溪说的“彻悟”的一个阶段成就。孔子七十岁的时候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完全实现了王龙溪说的“彻悟”了。
简言之:山人以为,孔夫子老人家的人生境界提升(修道)过程如下:
1,十五岁:求道,立下求道之志
2,三十岁:闻道,真正选定了一个道学体系,好比找到了一本“武林秘籍”或者叫“修炼指南”
3,四十岁:知道,等同于王龙溪说的“解悟”,理上通达了,知道了大道
4,五十岁:悟道,等同于王龙溪说的“证悟”,即静中证得大道,类似于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
5,七十岁:达道,等同于王龙溪说的“彻悟”,即动中证得大道,类似于阳明先生说的“事上磨”这一关过了
(璞真山人语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20 03:53 , Processed in 0.2822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