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回复: 0

深度解读《天道》核心之五台山论道与文化(1)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3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台山论道是天道这部剧的精华,是概括,是画龙点睛之笔。
       看懂高僧和丁元英的对话,也就可以理解这部剧所希望表达的思想。看懂这段内容的人对于中国文化也会有入木三分的理解。
几千年来都是等考要的文化,主也是等待别人为自己做主的主。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两千多年封建史,皇权宗权父权的压迫,如果是女人还有夫权。人们在这种文化下倾向于顺从,这也是封建统治者希望看到的。所以我们中华文化是一个靠别人的文化,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女人好嫁风到现在都有市场。而这部剧就是告诉我们,需要破除传统文化的死结,自己找到自己的主,自己为自己做主。
1.首先大师不见丁元英,丁元英送进去一首诗: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智玄大师问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的是什么行呢?
丁元英回答:真经为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
阐释:也就是说,为了成佛而修行,是带有目的性的做这件事,并不是为了知道真经,而是为了成佛。这样的功利目的会导致修行偏离本意。那修行的本意是什么呢?就必须要靠悟了,悟就是为了知道了解运用真经。 佛家讲究明心见性,也是如此。
丁元英: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休者以律制心。有心无证者虽不落恶果,却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得涅槃。
阐释:修行是看到别人有这样的行为而去模仿,比如有一些人做了违心的事情,看到别人信佛吃素放生,自己也去学习别人的行为。实际上这种修行只是一种行为上的模仿,并不是性情本如此。而真正悟道的人,由于悟到了真理或者天生本性如此,如善良天生纯净也是天然的。这样纯粹的人由天性而指导行为。这两种人虽然都吃素放生,境界却完全不同。在这里住因住果住念住心,是一个佛家的思想。佛家讲究悟道,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或者索求各种结果,有杂念目的性而做什么,在佛家讲就是着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20 08:24 , Processed in 0.8079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