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回复: 0

《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七十二章 圣人自知不自见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3-5 2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当老百姓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则更大的祸乱就要来了。
无狎其所居,这个狎是犬由旁的狎,有挑逗,交替的意思。不要让老百姓居无定所。
无厌其所生。厌是压迫的压的古字。不要压迫老百姓生活。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只有统治者不压迫老百姓,老百姓才不会厌弃统治者。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所以有道之人有自知之明而不会自我表现,这里的自知之明不是贬义。就是说有道之人虽然自己很有学识也默默做了很多,但只求自己知道就好,而不会主动表现出来,更不会炫耀自己的的学识和建树。
自爱不自贵。懂得自爱,但不会自恃矜贵。有道之人重视修养身心,不断积累自己的智慧,保住自己的三宝,清心寡欲保重身体,这些都是自爱的表现,也是《道德经》提倡的。《道德经》不赞成的是自贵。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敢把自己放到比别人尊贵的位置上,才可以获得别人的尊贵。
故去彼取此。所以要抛弃自我表现和自我尊贵,而采取自知和自爱的做法。
总结这一章:
《道德经》告诫统治者,不要压迫百姓。当老百姓不怕统治者的威压时就危险了。所以君主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不要纵欲和炫耀。
​李书僮:《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七十章 圣人被褐而怀玉
李书僮:《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五十章 生死有命与养生
李书僮:《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三十章 战争是不得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20 16:42 , Processed in 0.0985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