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回复: 1

《道德经》笔记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1-27 1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边际、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能用言语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
能形容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
无影无形的混沌状态,乃天地万物之始。
天地万物形成时的本原状态,乃孕育万物之源。
所以要常从“无”中领悟“道”的玄妙;
要常从“有”中领悟万物产生的端倪。
“无”和“有”本原相同名称相异,但都体现了“道”的深远玄妙。
这不是一般的深远玄妙,而是深远又深远,玄妙又玄妙,这就是宇宙天地万物之一切奥妙的总门。
感悟:有和无相辅相成
能形容出来的,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和“名”。
领悟了有无就能领悟宇宙天地万物之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无为:要做事,但不能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
不言之教:言教不如身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去就是不朽,永远存在。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有功劳。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判断的标准,要学会独立思考。
圣人做不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教育别人都是身体力行,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欲:基本需要以外的东西
可欲:能引发基本需要以外的东西
无知无欲:没有争名夺欲的心智,没有贪念
使民无知无欲就是让人民都过正常的生活,不和别人攀比
使夫智者不敢为:让那些有聪明才智的人不敢胡作非为
(但现在社会鼓励敢为,敢为天下先,这样才最有能成功,但就算我们比古时候生产效率提高了无数倍,幸福感又提升了多少呢?)
社会的乱像就是因为过度追求名利欲,不崇尚可“名”的名声。
不尚贤,更多的是所有人都是贤人,不需要尚贤
圣人治理社会,先让老百姓温饱,做不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就能治理好社会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zhàn)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通盅zhōng,器物虚空。
其:道的作用
湛兮似或存:道平时看不见,但像水沉淀下来以后,隐隐约约存在
象:太极卦象
帝:太极,一画开天地可称太极
象帝之前:道是先天存在的
真正的道,都是没有锋芒,没有纷扰,上和光下同尘、与万物和谐一体共生共存的
我想真正得道,应该像孔子那样,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关键在于“随心所欲”和“矩”上,看似矛盾,其实就像水消失在水中一样自然,像极度自律之后,再自律已经不会感到要强制的感觉了,而是觉得本该如此,按自律这么比喻的话,道也是要去努力追求的吧,得道并不断践行,才能达到和光同尘的境界。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刍(chú)狗:用稻草扎成的狗,古代用于祭祀。
橐龠(tuó yuè):古代的风箱。
多言:把话讲绝了
数穷:断了自己的退路
中:道冲的冲
翻译:天地让万物自生自灭,圣人让百姓自生自灭。
天地之间,道冲的作用不就像风箱一样吗?
虽然中空但永无穷尽,动它就会产生能量。
把话讲绝了 断了自己的后路,不如守住道冲,少私寡欲

道冲的作用像风箱一样,看起来是空的但可以产生风,加大火,火又能做各种各样的事,做饭,冶铁,取暖,这些功劳做出来了,但风箱的存在感是很低的
感悟:圣人体悟的是天地大仁,让百姓自生自灭,看起来是不仁,其实是大仁,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圣人为老百姓做的事,因为圣人不居功。
道冲的作用像风箱一样,看起来是空的但可以产生风,加大火,火又能做各种各样的事,做饭,冶铁,取暖,这些功劳做出来了,但风箱的存在感是很低的。
做人要像风箱一样,别用名利欲知把自己填满,每天想东想西,然后鼓不出风了,却说怎么世界越来越差了,人越来越辛苦,这都是世道的错,其实都是自己的缘故。
要少私寡欲,冲才会无穷无尽,就能追求道了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老子对于道的另一种称呼,道像深谷一样
玄牝(pìn):牝是母,牡是公,玄牝就是玄妙的女性
翻译:道生生不息,就像一个玄妙的女性,万物生化的门叫天地万物生化发展的根源,它是绵延不绝,永远存在的,作用也是无穷无尽的。
感悟:老子将道比做玄妙的女性,说明他更喜欢这种柔弱的。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不自生:不追求自己的存在,与万物无所争
后其身:让自己居于后
第一个私:自私
第二个私:私下的心愿
感悟:天地没有长生的念头,顺应自然,反而绵绵不绝,世世代代,人却老想着自己的时间不够了,空间不够了,却活不长久
圣人真心的谦让,所以反而才能叫圣人,排在了所有人前面,却不是假装无私,是为了达到自己自私的愿望的,人不为(wéi)己,天诛地灭:为是做的意思,人不顺应天道,表现自己个性,做自己,才会天诛地灭。
老子不赞成人自私,人应该是无我,无私,无欲,无知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善:善于
人之所恶:低下,水就喜欢低下
几:几乎
尤:怨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谦卑自处,内心深沉宁静,与人为善,说话真诚守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发挥专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感悟:居善地告诉我们心善渊告诉我们,要跟着良心去做,不要张扬。与善仁告诉我们一视同仁,没有分别心。言善信告诉我们说到做到。正善治告诉(正是水平)我们水是追求水平的,我们不要追求公平,哪有什么公平可言呢,像水底再崎岖不平,水面都是平的。事善能告诉我们水没有说它在做事,但是它能做的事非常之多,追求无私奉献,所以在道家追求无私分享的人都是真人。动善时告诉我们虽然人行动喜欢看待天时,但是水没有选择天时,怎么动都是符合时机的,比如到了冬天结冰,春天融化,虽然一直在动,但都是符合天时的,所以人应该向它学习。
一,居善地。这并不是说要居住在好的地方,而是指人的居所要如水一般顺于自然,还要善于选择地方。要把自己放到什么位置,要待在什么样地方,人都要进行选择。“地”为低,就是说真正悟道的领导者,大都善于把自己位置放低,低调处世,不自以为高,这就是“居善地”。
二,心善渊。心如深渊之水,不染杂质,波澜不惊。“无欲望则静止,静止则明朗”,心之大者,宽宏无量,如水一般静默深远,有容纳百川之能。在现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要想得道,首先就要保持一颗宠辱不惊的心,不受外界环境所干扰,不受不良习气所污染。
三,与善仁。水滋养万物,无欲无求,对强者不谄媚,对弱者不傲气。与人相处,就应当如水一般不卑不亢,保有一颗平常心、仁爱心。“仁”是一种心理情感,也是一种个体人格,人要能善心仁义都具备,就能像水一样润泽万物,就可得众之力,无所不成。
四,言善信。说话像水一样堵止开流,遵守信用。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许下的承诺就一定要遵守,对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许下承诺。要脚踏实地,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五,正善治。从政之人要如水一般进净化污秽,拥有把握大局的气势。老子思想坚持以柔克刚,正同“政”,水可以洗去污秽。从政之人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引导他人,以身作则,保持中正,做到为政顺道而善治。
六,事善能。处事如水不拘泥于形态,要懂变通。处理事情之时要审时度势,善于在多变的环境之中调整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死撑面子固执不化。
七,动善时。要像水根据地势的变化改变流向一样,善于顺应天时,懂得把握时机。“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要学会顺时而动,顺势而为,顺应变化,注意把握时机。
因为水不争 ,所以没有怨恨。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揣(zhuī):同“锥”
已:停止的意思
自遗其咎:会给自己留下祸患。
感悟:身退的意思是不居功,不是隐居,有能力就要去做事。但是要急流勇退,像张良,范蠡。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营:灵魂
魄:身体
涤:洗涤
除:清除
揽:观
天门:一说为耳目口鼻等感官,一说为众妙之门,玄牝之门,自然之道,此处依前说。
阖(hé):关闭
雌:宁静
抟(tuán):集结
畜(xù)
生:不塞其源
畜:不禁其性
翻译:灵魂和躯体能不能融为一体,不分开呢?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生育它但不占有它,做了很多事情不夸耀,让它成长却不主宰它
感悟: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一样,意思是身体要跟着心走,我们都是有偏道的倾向的,所以要修正自己
还有柔弱之道,“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明白所有事情,但能不能做到大智若愚呢
一个人认为自己品德很高尚,这时已经很低贱了,认为自己对别人是很好的,这动机就不纯正了,玄德,自己有德却不认为自己有德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想学什么是他的事,他将来有没有好机会也是他的事,父母只要做到像养花一样,花是自己长出来的,不是拔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前天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很好,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00:55 , Processed in 0.0888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