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回复: 1

《道德经圣解》四:道盅而用之,或弗盈…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1-27 17: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盅而用之,或弗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一注释


  • 盅:冲,器虚也,与盈相对。
  • 盅而用之:虚而用之。
  • 盈:满,尽。
  • 渊:深。
  • 纷:分,除争原,纷扰、纷乱、纷纭、纷错。
  • 湛:湛然常存。没,无也,言大道之虚无湛寂。
  • 子:似,不知其谁氏。
  • 帝:天帝,即世所谓造物司命之主宰,亦即自然之代称。
  • 象帝之先:似主宰之先,即指鸿蒙未判,天地未形时之道,所谓先天地存之道是也。


二虚用之功

道体至虚,虚而用之又弗盈,用而虚之似或存。虚则大,至大无外,无形无垠;故其用,能生天地万物,而又弗盈。道体至渊,渊则深,至深无极,无漠无朕;故其用,能为万物之宗,而似不有。易曰:“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器则有形有限,而容则必盈。大道不器,故能容万有而若无容,能生万有而若无生,能覆载天地万物而若无有。故道为根本,是万物之所依归,万物必归于道,犹水之必归于渊。道之于万物,一任其自生自长,自为自主,自由自乐,自住自息,故能有而不有,不有而有。
道既无物不生、不长、不载、不容,而为万物之所宗。法道之要,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齐不齐而一不一,均不均而然不然;民胞物与,等而同之,美恶善否,一而浑之,斯为道妙。锐纷光尘,一切掀倒,闻见慧悟,一切扫却,方合虚无。夫能挫锐,则不轻用其锋,而自藏其华。能解纷,则不轻用其力,而自合其异。能和光,则不轻耀其明,而自养晦若黯。能同尘,则不轻炫其智,而自混俗若愚。道隐不求自见,故必挫其锐;道一可以御万,故必解其纷;道樸不求自炫,故必和其光;道无在而无不在,故必同其尘。夫我不异于人(物、天),则人我一矣,物我一矣,天我一矣;智而不求异于愚,则智愚一矣;圣而不求异于凡,则圣凡一矣。是故道之用,虽不竭无穷,而道之体,则湛然不动,若存若亡,玄妙无方

  •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理解:
  • 寡用,潜龙藏用之学,自隐无名也;
  • 知其雄,守其雌,即守反也;
  • 更深一层,乃通其分而为一:二元互相对待,故又各相反相成。惟此一切名相差别,自道观之,则皆可通其分而为一,泯其一而复归于无。二元对立统一,阴阳统一,有无浑一,则一切亦对立而统一,圣凡一矣,智愚一矣,物我一矣,天我一矣。齐不齐,一不一,等而同之,一而浑之。知道世间万千差别相无别之后,尚须浑之,浑之又浑,直至鸿蒙未判前,即天地未形时之宇宙造化,浑沌一团的样子。
  • 最后,锐纷光尘,一切扫却,泯其一而复归于无。自道观之,本无一切名相差别,则何来锐纷光尘一说?道不可道,名不可名,此处应从无名相心起修。


大道本不可言说,老子强为之言说,使人能有入处;然有恐人执着,不能离文字语言以体道,故常多疑似不定之辞,籍使人入而能出、执而能遣,如蜻蜓点水,旋点旋飞。虚则空空如也,无物无迹,无形无相,有何可执?虚用即用虚,用其虚而不用其实,有何可盈?大凡自高自傲自用自恃者,皆不虚己无物也。故老子特揭虚用之道,以为圣人心法,而以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为集虚教义,以万物之宗,象帝之先,为其先天境界。

  • 入而能出,执而能遣的理解:
  • 用而无心,外不入内,内不缘外,空空如也,无物无迹,无形无相;
  • 用止则心自止,如“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是说风吹过稀疏的竹林,发出声响,风过后竹林归于寂静;雁飞过寒冷的潭水,水面映出倒影,雁过后潭水归于平静。所以,君子临事才显本性,事过后内心就恢复平静。诸多法相皆虚幻,真谛全在于飘然而过不留痕迹。诸法皆空,唯有真我。
  • 不执不滞,君子之心,毫无滞涩。“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当一毫凝滞?太虚何当一毫障塞?人心之体,亦当如是。”是说晴空万里,忽然间雷电交加;疾风暴雨,转瞬间朗月晴空。气候运作永不停息,宇宙运转毫无阻塞。人心也要如此,不被名利阻碍,不被一切阻碍。
<hr/>

  • 当今世上,能做到虚己无物的人凤毛麟角。且不说是不是能耐过人,但凡有一点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都能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正派模样,就好像全世界只有自己才是最牛逼的。于是去说教别人,去奚落别人,去嘲讽别人,去嚼别人舌头;把自己捧到一个最高的位置,然后捉住机会就把别人踩在脚下。这其实是把自己与他人放在一个敌对的位置中,按箫天石先生说的,“是己而非人,尊己以诎人,则小人矣!”本就无须比较,自为其为,自适其性,自乐其乐,自有其有而不贪人之有即可。根源在不能虚其心,心中无一物,自然不为名利外物一切所动;不能实其腹,养内才可清静自守而不役于物;不能弱其志,绝其奔兢贪求之念,去其机智巧诈之谋,寡用也;不能强其骨,本固干强,才气充于内,道全德全,潜龙藏用,以自隐无名,返璞归真。
  • 没能耐的人自以为是,处处与人相对,是小人;有能耐的人高高在上,鼻孔朝天,亦小人。都是不得道的小人,真正有德之人,“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读书万卷而无一字之知,虽才德两全,而潜龙藏用,自隐无名,返璞归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强称为君子,才配天地,参宇宙。圣凡一也,即圣即凡,即凡即圣,本就无名相差别。是故由凡入圣后,尚须由圣入凡,岂乎圣凡不二,不圣不凡,方合虚无。再者“天下一家,世界大同”,人我一也,物我一也,天我一也,如此何来对待,何来敌对,因此能无争于天下。


三明虚集虚用虚守虚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由此入门,可以进于虚。虚则大、活、神、灵。“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乃虚之小教也。自处于虚,自藏其锋,自藏其用,而以无锋为锋,以不用为用,以无才为才,以无功为功。故老子的虚字教与无字教,乃即圣即凡,即凡即圣,圣凡一如。夫虚,所以用实也;无,所以用有也;自处于愚,所以用智也;自潜于渊,所以用明也。和同天下,所以圆成天下,而用天下也。虽有天下,而若无天下,要亦虚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前天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锄禾日当午,发帖真辛苦。谁知坛中餐,帖帖皆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00:55 , Processed in 0.1272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